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事行政 > 正文

扣发工资的相关规定(扣发工资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2025-04-19 458 0 评论 人事行政


  

本文目录

  

  1. 民法典关于克扣工资的规定
  2. 扣发员工工资的规定有哪些
  3. 扣除工资的法律规定
  4.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5. 扣工资法律有什么规定
  6. 扣工资怎么规定的

一、民法典关于克扣工资的规定

1、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3、(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4、(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5、(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6、(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扣发员工工资的规定有哪些

1、第一条,迟到,由于你没有按时上班的原因,造成人员缺少,其他人压力加大,甚至有的时候也会牵扯到公司利益。第二条,请假,因为你个人原因,造成请假当天人员缺少,影响部门正常运行。第三条就是矿工,由于你没有跟领导打过招呼,导致公司某部门停产,给公司带来了直接损失。

  

2、以上三种情况都是会被扣工资的,因为这些条款在劳动合同中都会列出来的!如果说一些小公司,比如说公司里面有规定某些任务或者当月的计划没有完成也会有扣工资的情况。反正就是公司想扣就扣咯,你也没办法。

  

三、扣除工资的法律规定

1、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企业可以在以下情况下扣除工资:因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迟到早退、旷工或请假未到公司申请、纪律处分等。但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并要在30日内发出书面通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可以在以下情况下扣除工资:因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迟到早退、旷工或请假未到公司申请、纪律处分等。但需注意的是,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此外,扣除工资前,企业需要事先通知劳动者,并告知扣除的具体原因和金额,并在30日内发出书面通知。如果企业未经通知就擅自扣除工资,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劳动者与企业存在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进行调解或者裁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不能随意扣除劳动者的工资,只有在规定情况下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才是合法的。如果企业擅自扣除劳动者的工资,将会受到法律惩处。

  

3、是否可以因为员工迟到早退而扣除工资?企业可以因劳动者迟到早退等原因扣除工资,但需注意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并且需要事先通知并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如果劳动者存在合理理由而未能按时到岗或离岗,企业不能擅自扣除其工资。

  

4、企业在扣除劳动者的工资前,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并按照规定的金额进行扣除。劳动者在享受自己的权益时也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和了解,有利于企业和劳动者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有权依照本法及劳动合同的约定扣发劳动者的工资。但是,扣发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用人单位应当在支付劳动者工资时向劳动者发出工资明细表并经劳动者签字确认;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费用,不得克扣和拖欠工资。

  

四、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无故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无故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根据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五、扣工资法律有什么规定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是,用人单位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扣除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2、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六、扣工资怎么规定的

扣工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扣减工资有了统一规定,四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合法扣减职工工资,并明确扣减的额度限制。1、职工因个人主观原因没有完成生产任务,并非身体问题等所致,单位可扣减其工资。扣后工资不能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2、职工违反劳动纪律,并造成单位损失时。单位因此扣减工资,每月扣减比例必须小于该职工月工资的20%。3、职工请事假,按照缺勤一天扣一天的工资计算。4、职工请病假,按照病假工资发放,可以扣减其绩效或生产性奖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条【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扣发工资的相关规定(扣发工资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复制成功